学术界·学界观察定了研究方法的选择。本文将纷纭杂陈的知识分子观概括为三种范式:本质论、阶层论和场域论。在指陈、比较各自的利弊得失以后,作者认为知识分子的场域观能够避免知识分子研究中的诸多困境,把它从贫瘠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争论中解放出来,迈向一种富于生产力的别开生面的知识分子社会学,摘自《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2月(上期)对法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设计建议王晨光撰文《法官职业化和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指出,法官的职业性质及其在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们有理由对其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建立法官职业道德的培养、监督和惩戒机制,就成为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具体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法官道德规范需要跳出旧有的法律与道德截然分开的巢F1,既要制定基本的行为规范,又要制定追求完美的道德规范;2、在职业规范体系包括两类规范的同时,又可以在技术上分别制定成不同的规范文件,主要起道德指引作用的规范可以制定的较为宽泛,以“道德准则”等名称命名。主要起约束具体行为作用的基本规范可以制定的较为具体,以“行为规范”或“规定”的名称命名;3、在具体操作上以基本行为规范为主,以道德规范为指引;4、对于上述违法、违纪或不当行为进行处理的机构则分别由检察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处理,由法院内部的纪榆、监察部门处理,或是由类似国外的法官行为委员会来处理,也可以通过法官工作会议的方式进行批评或自我批评。摘自《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谁是“犹太人”宋立宏撰文《谁是“犹太人”——关于“Ioudaios”的札记》指出,谁是“犹太人”在中世纪不是一个问题。当时,犹太人生活环境-----——306----——封闭,无论信仰或服饰皆与众不同,受世俗文化影响甚微,故个体的价值认同与整个犹太社团的价值认同趋于一致,没有严重冲突。然而,随着宗教信仰越来越成为私事、传统信仰的合理架构受到怀疑,宗教异端遂纷纷出笼。拉比霸权一统天下的局面瓦解了,犹太教内部的宗教运动此起彼伏,最终形成犹太教改革派、正统派和保守派三大派别。谁是犹太人这个问题于是有了不同的理解。换句话说,西方现代语文中的“犹太人”来自希腊文“loudaios”。它最初是民族——地理术语,指居住在犹地亚的人。随着散居海外的犹地亚人日众后,此词的地理含义渐趋弱化,逐渐获得了民族——宗教内涵,这种转变加剧了身份表达的暧昧性。通过对相关文献、铭文和纸草的考察表明,“Ioudaios”在犹太人、异教徒和基督教那里呈现不同的内涵和侧重点,它们既生动折射出犹太人与希腊罗马世界的瓦动,又有助于澄清准是犹太人这个认同问题的历史脉络。摘自《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历史评价合理性是相对合理性王学川撰文《论历史评价的合理性》指出,历史评价影响人们的活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着主体的活动方式;二是影响着主体的活动态度。因而,探讨历史评价对人们活动从而对历史进步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历史评价的合理性固然有赖于主体选择和确立合理性的评价尺度,但并不意味就必然达到评价合理性。历史评价的合理性除了要有合理的评价尺度之外,还应超越理论的范围而进入实践的领域,因为历史评价的合理性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合理性,而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结构、过程及其结果具有相对性,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相对合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具体性,指不同的历史评价主体对历史客体评价的具体尺度或原则是有差别的,因而是相对的。二是历史性,指历史评学术论点摘编价合理性尺度或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发展不断进行修正、充实、完善的,因而是相对的。摘自《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2期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三个学理问题杨义撰文《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指出,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要处理好三个关键性的学理问题:1、文学的时空结构的问题。在过去的文学研究中,比较重视时间维度,如今要在这个时间维度上增加广阔而舒展的空间维度;2、发展动力体系的问题。过去我们比较关注的是中枢部分的动力,中原的文化动力,现在我们要增加边疆的、边缘的文化动力,所以我提出一个命题叫做“边缘的活力”。边缘文化不是只会被动地接受,它充满活性,在有选择地接受中原影响的同时反作用于中原文化。这个命题在少数民族研究界引起了很高的兴趣。3、文化精神深度的问题。研究文学过去比较注重文献方面的考证,并且就文献作出一般化的思想性、艺术性分析。这是不够的,还要增加一个对文化意义的深度透视,就是透过文献看到文化的本质。三个问题有纵有横,有内有外,有表有里.,广泛地涉及文学资源多样化的收集、运用和积累,涉及到文学的地理、民族、文化的存在状态和它的生命的内容,是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三个基本点。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重建”——历史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童庆炳《“重建”——历史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指出,历史文学创作的第一层面即为重建历史真实。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历史文学”的界限究竟何在?鲁迅的“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大体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又涉及到言之所据的“真实的历史人事”存在于何处的问题。实际上,历史本真虽然存在过,但难于把握。历史文本所记述的只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大致框架和概貌以及空间方位、时间的断限等,书写者会因观点的不同而对人物与事件作出不同的判断,有偏见也在所难免。历史文学要恢复历史真相是不可能的,只能走重建之路。“重建”的意思是根据历史的基本走势、大体框架、人物与事件的大体定位,甚至推倒有偏见的历史成案,将历史资料的砖瓦,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建,根据历史精神和艺术趣味,整理出似史的艺术世界,并在高一个层次上回到历史文本,让历史文本重新焕发出艺术的光辉。艺术地重建历史世界应注意三个维度:认识的维度,价值的维度,审美的维度。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中国的东方文学理应成为强势学科王向远撰文《中国的东方文学理应成为强势学科》指出,近百年来,西方中心主义、西方文学优越论在我国根深蒂固。在学术研究中表现为以“中国”代“东方”、以“西方”代“世界”的“中西中心主义”;在大学课程教育中表现为许多大学不讲东方文学,使“外国文学史”变成“西方文学史”。这些都对我国的学术文化生态的平衡、对年轻一代完整健全的知识结构的养成造成了不利影响。我国学者的东方文学研究资源丰富,研究水平很高,但只有为数寥寥的精英学者,还不能使一个学科成为具有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强势学科。现在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培养、如何扩大东方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材和队伍,如何通过学术研究与教学教育的手段,使东方文学进一步真正落实到我国的文学教育体制中,使东方文学研究的成果为更多的人所学习、所理解、所关注,从而使我国的东方文学成为强势学科,这必将有助于营造真正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责任编辑:黎虹]...——307、..——[学术信息]本刊讯3月18—1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主题为“迈向新增长方式的中国”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7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来自著名跨国公司的领导人、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国际知名学者,以及来自国内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共四百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中外代表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以及“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与社会政策”等专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年会开幕前一天的3月17日,论坛还分别举办了学术峰会和CEO峰会,围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劳动力成本上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能源、环境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未来科技发展与企业战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公司的国际化”等议题进行了讨论。本刊讯为了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国际学术交流,由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动态》编辑部、日本基础经济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市场经济学会,以及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日本‘人的发展经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3月2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北大....——308....——《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24期,2007.3ACADEMICSINCHINANo.3May.2007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党、江苏省社科院、东南大学、《经济学家》杂志社、《学术月刊》杂志社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与来自日本代表团一行12人,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部分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本刊讯3月22日至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在京举办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研讨会。世历所所长、外国史学理论重点学科建设负责人于沛主持会议。与会学者分别就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论述、关于阶级理论的若干思考、20世纪上半叶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关系、唯物史观与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体系、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唯物史观、关于原民主德国史学的争论、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世界历史进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现代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者认为,当代中国历史科学,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从事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并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史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中。本刊讯《国外社会科学前沿》年刊3月25日举行“国外社会科学发展动态与前瞻理论研讨会”,纪念创刊10周年。该刊物是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联合主编的。刊物主要介学术信息绍近年来国外社会科学领域最新的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尤其是反映当年世界各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历史等学科领域出现的新思潮、新流派、新理论、新论著和新人物,突出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动态性和导向性。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会上作主旨发言。本刊讯3月26日上午,“世界汉学大会2007: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隆重开幕,这是建国以来在中国内地首次举办的高水平、高规格的世界性汉学大会。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主持开幕式,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开幕式上为“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汉学研究中心”揭牌。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就大会的5个分主题“作为文明对话的汉学研究”、…中国形象’在汉学研究中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诠释和影响”、“汉学家与汉学史”和“汉语国际推广与跨文化交流”进行了发言和研讨。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施寒微、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魏若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戴逸、方立天等专家分别进行了发言,并和与会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世界汉学大会2007由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承办。大会旨在通过世界汉学界主要学者的深入对话和讨论,促进国际汉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建构和谐世界的价值。会议为期三天,在正式会议之外,还于3月28日组织三场专题圆桌会议。圆桌会议主题分别为:“汉学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景教文典与新近发现的《景教宣元至本经幢》”以及“汉学的自我定位”。来自国内外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大会。本刊讯3月31日,来自东京、大阪、北京、上海等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聚集上海师范大学,出席“上海东京城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共同主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黄刚代表学校致词,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隈丸优次先生到会祝贺。代表们从城市学、社会学、城市史等视角,提出了中国城市建设中值得思考的课题。研讨会的三个主题报告分别为:日本城市社会学会前会长、东京都立大学名誉教授仓泽进先生的《东京的空间结构:过去、今天与全球化变动》、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的《独特的就是好的——当代中国城市改造的反思》,以及教育部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的《东亚双雄:上海、东京的现代化与未来》。不少代表比较了上海与东京的各项指标,指出上海在城市形象、建设、建筑设计、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为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本刊讯4月13日一15日,“世界历史上的文明/文化的比较与交流”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国内50多个单位的120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91篇。首都师范大学校长许祥源、党委书记张雪出席开幕式。研讨会由首都师大历史系主办。文明交流和文化交流是人类历史上的普遍现象,是加快人类社会前进步伐、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文明或文化之间的交流速度加快,范围拓宽。与会者就中外文化交流、欧洲政治文明要素探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交流。据介绍,首都师大历史系从“十五”规划开始,以“中外历史和文明”作为重点学科,为中外文明和文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责任编辑:黎虹]----——309-—--——[好书推荐]余恕诚(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推荐书目:胡适:《白话文学史》,新月书店1928年出版;岳麓书社1986年影印本;收入《胡适全集》第1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该书是一部未完稿,只有上卷,分两篇16章。该书虽名为《白话文学史》,实际上是一部自汉初到唐代中期的中国文学史,对除汉赋、骈文等文体以外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家作品都有评述,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见识和深厚的功力。该书是“五四”以来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与复古主义倾向不断斗争的产物,是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和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第一部著作,有筚路蓝缕的草创之功,影响很大。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收入《王国维遗书》第15、16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王国维是近代戏曲研究的开山者,他开辟了一条戏曲研究的崭新道路。本书是王国维主要戏曲研究成果的汇集,全书收有六种专著,十三篇戏曲研究短文。其中最重要的是《宋元戏曲史》,它是王国维在戏曲研究上带有总结性的著作,把我国戏曲发展径路首先用较为科学的观点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不少独创性见解,如在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即给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以很大的影响。郭沫若把它与鲁迅一310一《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24期,2007.3ACADEMICSINCHINANo.3May.2007的《中国小说史略》并提,说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鲁迅与王国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单行本版,收《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该书是鲁迅1920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时的讲义,是在掌握了大量可靠作品和史料的基础上撰成的一部力作。它的诞生,给中国小说历史作了简要而深刻的总结,改变了“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本书序言)的局面。其材料的丰实,论断的精审,一新天下人耳目。日本学者增田涉评价这部书是“划时代的名著”,“将会永世长存”(《鲁迅的印象》)。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全书12章,第一章“导言”,叙述赋的形成、特点和流变,并对赋在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论述。以下各章,分别论述先秦至近代赋体文学的发展情况及其变化原因,介绍各朝代的赋家与作品。赋是一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体裁。但在研究领域,曾长期受到冷遇。马积高自淞部《赋史》,在赋学尚被冷落的年代出版问世,不仅填补了文学史研究的一项空白,而且对进一步加强赋学研究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收入《闻一多全集》第6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本书收入研究闻一多的论文6篇,年谱考证2篇,书评1篇。傅璇琮说闻一多的研究是“特有的历史文化